拥抱文明,幸福成长_800字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文明礼貌。 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也是能否交到朋友、获得别人尊重的关键。

我认为谦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有些人认为这只是表面说说而已,没有必要付诸实践,但他们错了。 生活中,不一定只做大事而忽略小事:见到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好; 上课迟到了,进教室要喊报告; 乘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座; 不乱扔垃圾……这些基本的礼仪知识每个人都必须知道,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呢? 记得有一次,我站在10路公交车上。 人很多,座位也满了。 这时,一位白发老妪走了过来。 他还带来了一个年幼的孙子。 他们下了公共汽车。 从车门到车尾,没有人站起来让座。 他们都若无其事地看着车外,连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 播放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的声音也显得刺耳。

古有孔融舍梨,这是尊长的文明; 有程门立学,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 有孟母三迁,这是关爱后辈的文明; 山水间,这是朋友互敬互爱的文明; 齐齐扬眉,这是夫妻相敬如宾的文明。

然而,曾经无比耀眼的华夏文明,如今却变得黯淡无光,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的千万颗珍珠,却被尘世的浮华和喧嚣所掩盖。 堆积的污垢层无法擦掉。 当道德与利益的天平已经严重倾斜的时候,当人们对文明规范充耳不闻的时候,当人们的心灵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的时候,我们还能看到文明的微弱光芒吗? 我们祖先的谆谆教诲?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名号还值得它在世间坚守不倒吗?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礼仪大国。 自古以来,我们就提倡“以礼治国”,视礼谦为立国之本。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国人民族的优良传统。 礼仪所体现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扶盲人过马路,送走失的孩子回家等。 这些都是极其微小的事情,但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足以证明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文明是一阵清风,照亮人们的心情; 文明是一盏灯,照亮光明的未来; 文明是滋润干涸灵魂的雨露。 让我们拥抱文明,拥抱中华千年盛誉。

初三:紫金明若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