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普通话从我开始_1500字
朋友们:
大家好!
我一直为自己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而感到自豪。 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然成了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几个美国人来到我们景区。 我想借此机会练习我的英语口语,所以我自愿成为他们的导游。 没想到,这些老外一挥手,用流利的普通话说道:“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汉语真美!” 我有点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所以我尽力用普通话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个景点。 然而,当我用“biao”这个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外国人严肃地纠正了他:“不,不,小姐,这个词应该读‘biao’。” ”,而不是读“长膘”中的“膘”。”我很震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竟然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想破坏他的兴趣,所以 我不置可否地对他笑了笑,当我回到家,当我打开字典时,我发现我真的错了。
有人可能会说,什么? 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还在工作、吃饭吗?我觉得普通话不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言,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说得好。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是窗口行业——旅游业,我们不仅要告诉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告诉他们,在这里,你到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 从大的角度看,弘扬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从小的角度看,这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问题。 人们需要相互沟通。 请想一想,我们身边因南方口音而引发的笑话和因语言不通而带来的麻烦还不够多吗?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家人。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 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个小山城。 能思考就像,在那个偏僻的地方,我的母亲,一个医生,操着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与病人、同事沟通是多么困难啊! 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她和我说四川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庭对话存在严重障碍,虽然我父亲时不时地给他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一篇科技论文的话。 官方文章也许经得起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翻译,但这是最简单的共同语言,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的剥离。 于是,一个屋檐下,一个家庭里,语言,仅仅因为语言,就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变得如此难以逾越,小家庭变得如此遥远! 为此,当我和姐姐出生到了学习说话的年龄后,妈妈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希望女儿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后来,姐姐成为了师范学院优秀的普通话发音老师,我来到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我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业做出了贡献。
在我们这个时代,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社会中占据着日益突出的地位——它已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并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语言。 香港、澳门同胞。 以及外国人渴望学习的流行语言。 普通话,此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这让我们感到自豪! 这让我们感到自豪! 这让我们感到自豪! 当我们说标准的普通话时,那些音符、那些节奏似乎与我们的血液一起跳动。 这时,我们的心里常常有一种无比亲近的感觉,那就是对母亲的感觉! 这就是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 我想,当我当了妈妈之后,我一定要像我妈妈当年那样。 我教孩子的第一件事不是方言或外语,而是最标准的普通话!
中学时,我们曾经学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 当国家沦陷,人民即将沦为亡国奴隶时,小弗兰兹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给大家上完最后一课,他用异常兴奋的语气说道: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在这里,我也想说:我们要说好普通话!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心声! 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