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弟子规》_900字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外国文化产品涌入国内,带来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结果,很多中国人忘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国学经典,《弟子规》当然被冷落了。
《弟子规》共1080字。 它看似一本不起眼的小书,但实际上蕴含着关于生活、工作、知识的大智慧。
古人云:“诸善行中,孝为先”。 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弟子规》云:“入国务孝”:“父母呼唤,不可迟缓;父母吩咐,不可偷懒。” 父母生下我们,他们整天为了我们早出晚归,日夜奔波,回到家。 自然,回到家我就累了。 作为孩子,当父母呼唤我们时,我们必须立即答应,毫不拖延; 父母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不能拖延。 我们应该多体谅父母,帮助分担家务,多体谅父母。 “孝”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履行作为一个孩子的责任。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意味着你不应该把你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这与《弟子规》中“博爱众生”中所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入人先问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罗斯福担任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朋友来拜访。 交谈中,有朋友询问海军在加勒比海岛屿建立军事基地的情况。 他的朋友说:“我只是想让你告诉我,我听到的有关该基地的传闻是否属实。” 这位朋友想要询问的内容,当时公众无法得知。 罗斯福环顾四周,然后压低声音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守那些难以传播的秘密吗?” 朋友急切地回答:“是的。” 罗斯福微笑着说:“那我也可以。”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要把自己不愿意承受的言行强加给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爱大家”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生活中,你总会看到这样的人:每天学习到很晚,但成绩并不理想。 原因是我不知道读书的要领。 读书最重要的是心。 如果眼睛在看书,嘴也在看书,但如果头脑不专注于作业而思考其他事情,那就是徒劳。 平时读书的时候,我很不专心,虽然眼睛在看,嘴在读,但心却无处可寻,所以无论我怎么努力,成绩始终没有提高。 “读书三法,心、眼、口、信并重。”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读书。
《弟子规》的原则正是如此。 圣人的教诲。 我们要把《弟子规》深深地、反复地背诵在心里,从中学习做人做事的原则,并把它当作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弟子规》汇集了中国先贤先贤的大智慧。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将先贤的教诲传承给千秋万代。
初三:陈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