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告别网吧_1200字

现在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更加丰富,互联网也开始普及社会,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它的扩展范围非常大,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 我无法把它放在“互联网”上。 为此,老师让我写一篇关于网络文明的文章,于是我就中学生告别网吧的情况调查了几位同学。 有的坚定地摇头,讲述了很多上网的好处,并提出了问题。 问我:“你不是经常上网吗?”​​,于是我产生了一些想法:告别网吧,是不是就意味着告别了互联网呢? 告别网吧现实吗? 我们中学生接触网络后应该如何控制自己?

老师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时代。 计算机和网络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课程。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 相比之下,我想在座的同学都不会同意要求我们中学生告别网络的想法。 但为什么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呢? 首先,我们不能把“互联网”等同于“网吧”。 没有网吧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上网。 比如通过:家庭个人电脑、学校机房等。当然这方面的开发利用需要在学校、老师、家长以及我们同学的共同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 第二,表面上禁止的同时,也包含着对我们未成年人身心的保护。 我们中学生沉迷于网吧无法自拔,导致学业失败,甚至猝死在网吧。 一旦事件发生,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由于无知而犯下的错误,但为时已晚。 “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爱我们未成年人。

然而,现在的黑网吧就像美丽的陷阱,让很多学生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意志,无心学习,放弃了未来。 据调查,学生使用互联网80%以上是为了玩游戏,15%左右是为了交友、聊天,真正查资料学习的很少。 超过13%的男生喜欢上网或沉迷上网,严重影响学习。 寒暑假期间,学生们更是肆无忌惮。 许多学生通宵达旦地玩电子游戏和上网。 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是网络的三大魔爪,是腐蚀中学生的三大杀手。 由于网络游戏、色情、聊天等充满刺激、惊险、浪漫的内容,很多网迷一旦接触到它们,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三爪”又被称为“电子海洛因”,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 为了拿到网吧打游戏的钱,山东省聊城市的三名中学生竟然想出了路障抢劫的方法。 从5月6日到5月11日短短6天时间里,他们实施了3起作案。 据这三名中学生的讲述,他们沉迷于网吧,但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只能骗父母才能拿到,如果拿不到,就去偷。 或抢劫。

如何防止我们中学生沉迷网络,真正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真正关注我们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另外,提高我们中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培养自信心是摆脱“网瘾”的根本。 我建议我们学校要开展更多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放电脑室、阅览室,让我们中学生的旺盛精力得到发挥。

同学们,请不要把互联网和网吧等同起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树立坚定的信念,告别网吧,做文明健康的中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