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书信:谏孔明书(二)_1200字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学生,冒昧地给您写这封信。 主要是和你讨论一下我对父母的感受。 态度和诚信——这个陈词滥调的话题。 虽然我的知识远不如你广泛,但我对这两个话题还是有一些见解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 按照你“以善待人、以善待人”的理念,孩子就应该孝顺父母。 然而,在这个纠结的时代,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常常与父母作对。 用你们那个时代的话说,这被称为“叛国”,但在现代,这是正常的行为。 试想一下,哪个伟人没有叛逆过? 哪个伟人不是从叛逆时期出来的? (⊙o⊙)是的,没有不叛逆的伟人。 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上大学时也是个例外。 。 回想一下你的时代,那个时候,孩子就应该孝顺父母。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影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让孩子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我们先听听我的想法:孩子应该尊重父母,但不能盲从父母,保留自己的意见。
我们再谈谈诚信。 众所周知,你们培养了3000名学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其中,有72名学生被世人称为“有德之人”。 其中有一个学生,名叫曾参,又名曾子,以诚信着称。 记得那时,曾子家里只有一头猪,很穷。 有一天,妻子去街上买菜,儿子哭着吵着要去。 妻子怕麻烦,就撒了一个小谎:“儿子要是不去,回来就做猪肉吃。” 儿子贪心,就答应了。 这话正好被曾子听到了。 妻子回来时,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 她吓得把菜篮子扔掉,拉着曾子跟他说话,说这只是借口,不让曾子杀猪。 曾子说道:“人哪能不讲信用呢?不许开玩笑,今天我就杀了这头猪,让我们永远记住诚实的重要性!” 妻子说完这句话,顿时无语了。 最终,猪猪还是被杀了,但是诚信之风却树立起来了。 据说你因为这件事夸奖了曾子! 你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必须高度重视诚信。 现代社会,“诚信是金,诚信是银”这句口号已经喊了不知多久了。 但这有用吗? 几乎没有! 腐败官员层出不穷,不法商贩日益猖獗。 毒花椒、毒奶粉、染色馒头,人们怎么能放心吃呢? 消费者的心理防御能力会随着社会的不诚实行为而增强,最终发展成永恒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的影响会越来越广,危害也会越来越大。 任何结果都是可能的。 到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会消失,互相猜疑。 最终社会将不稳定。 想要遏制这一趋势,就必须采取软硬兼施的方式,给世人敲响警钟,让人们警钟长鸣。
诚信和孝也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诚信,你就会失去机会; 没有诚信,你就会扼杀自己的未来; 没有诚信,拿什么来报答父母呢? 你怎么认为? 孔子先生?
祝:精神永存,知识更加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