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书信:给孔子的一封信(四)_1500字
尊敬的孔子老师:
您好!
从古至今,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 尽管进步和发展,人们却从未停止追寻古代文化名人留下的瑰宝的脚步。 从楚元诗词到唐宋诗词,从中医教育到天文地理,在这条历史文化的长河里,人们都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您,孔子 。 人们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理论。 那就是——儒家思想。
当人们问起您和儒家的时候,您教化三千弟子的身影总会不自觉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的耳边总会不经意地响起。 “知之为知,不知之为不知”,这是古话。 是的,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导师,您的千古名言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乃至世界每个人的脑海中。 你可能会为此感到自豪。 你或许可以微笑着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但你真的感到满足和释然吗? 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时时习习”这几个字,似乎就和千百年来留下的一切一样,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些熟悉的名句,以及那些隐藏在《论语》里的话语。 那些没有被提及的,哪怕再深刻、再有意义,最终也会慢慢地被人们遗忘,直到只存在于少数伟大学者的记忆中。 谁会意识到,这是世人只注重学习经典《论语》的悲剧?
有时我常常问,为什么几千年来 中国历史上,时间耗尽了许多耀眼的文化瑰宝,但我最终选择了你和儒家? 直到我回头看。 我来追寻你的踪迹,慢慢找到了答案——你看,在你近五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你的三千弟子中,一个又一个有着与曾子、颜回、钟繇一样的思想修养。 非常有名的人,他们不但继承了你们儒家思想的精髓,而且还把这个思想付诸实践。儒家的光辉,逐渐分化为子张至儒等八家思想。 这就好比你的思想观念的骨干上长出了一根又一根的枝条,又各自生长,最终使思想这一大枝枝叶繁茂,常青; 而在您死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儒家思想一直是治国的主要思想。 当时,《论语》等四书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籍。 也许在现代人看来,当时封建王朝招收读书人的八股做法,导致当时的读书人只读四书五经,这对人们的思想是很大的限制。 然而可悲的是,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谁能说这不是中国历史上儒学传播和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呢? 历代封建皇帝都给了你“圣圣”等额外的荣誉,但在现代呢? 您的头像和名言有时甚至出现在漫画书中。 有的学生一边念着“人没有信仰,不知所措”,一边想着如何愚弄父母和老师。••••••
这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问:为什么现在人们的思想解放了,解除了封建束缚,却慢慢地失去了中华文明最珍贵的瑰宝? 那些自诩知识渊博的人,能不能明白朴素与装饰的关系,“质胜于文学,史胜于文学,史胜于质,文学温文尔雅,则君子”。 “? 他是否也能理解简约与装饰的关系? 不谏而忘古的豁达心态?《论语》的精髓难道就仅限于那几句话:“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吗”?殊不知, 有“仁者,言也”的仁义,有“父母在,不远行,必行正道”的孝心, “君子有大人之美,有大人之恶”的风采。
到底什么是传承,我们新一代青少年又在做什么? 继承?《论语》的精髓难道只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吗?人们总是喜欢把我的肤浅委婉地称为:学,殊不知,正是在我一次次的“学”中 影响世界的“仁”“义”“忠”“孝”都在人的发展中。 渐渐消失了。
我想,如果这个世界只有纯粹的学习和纯粹的重复,你的千年精髓可能真的是被没有灵魂的背诵所“继承”的。 ••••••
谨此
敬礼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