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明》演讲稿(二)_1500字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如果你今天输了,也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你还会再来。 如果你亏了钱,你并不是失败者,因为生命的价值并不在钱包里。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彻底的失败者,因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正意义。 文明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主要职能是,一是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二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列宁同志正下楼。 在楼梯狭窄的过道里,他遇到了一名拿着一盆水上楼的女工。 女工一看是列宁,连忙后退,给他让路。 列宁拦住了她,说道:“不必这样,你已经带着东西走了一半,我现在两手空空,你先过去吧!” 他非常大声地、亲切地说出“请”这个词。 然后他靠在墙上,让女工先上楼,自己才下楼。 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我不想在这里举太多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给大家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有伟人和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为自己或许多其他人做这件事了。 。 有些人因不文明的言行而感到内疚; 或者他们认为,即使他们实践了文明的要求,他们也不会成为伟人或名人。 我们不仅需要有道德的大人物,更需要有一群有道德的人。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体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则影响个人形象,大则影响国家声誉。 清朝时期,大臣李鸿章出使俄罗斯。 在公共场所,他的坏习惯爆发了,他随地吐痰。 他被外国记者夸大、嘲讽,让中国人民感到尴尬。 这是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体现,公共文明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基础上。 试想,如果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 不! 个人文明和礼仪是根本和基础。 人们要想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要想在世界上竞争,首先要立人,立了人之后,一切就都可以了”。 “立人”,就是提高人的思想、文明。 人类文明与先天无关,而是靠后天的持续改进。 提高个人修养,首先要潜心学习,提高认知水平; 当你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时,你就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你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时,你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尽量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标准,你的修养就会完善。 。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才有促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教授,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从哪里学到的?” “在幼儿园,我学到了让我受益终生的东西,比如,如果你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虚,吃饭前要洗手……”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提高我们自身的文明水平。 我们不一定要采取什么大的措施,但一定要从小事做起,比如饭后洗手。 养成文明习惯,把文明理念从意识层面转移到无意识层面,让文明渗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中。 我们从小就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很多同学都能滔滔不绝地讲文明礼仪。 但当我们看到校园里随处丢弃的废纸、饮料瓶,听到一些学生的脏话,怎能不心酸呢? 我们都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吗? 明代大学士王守仁说:“知是行之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和从来没有接受过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践行社会文明。 我们要在这个“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要告别不文明行为。 我们不需要抱怨这个社会文明程度不高; 我们不需要抱怨自己的力量太弱,对社会影响不大。 大家想一想,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 然而,单靠这一点酵母,不就可以让面包发起来吗? 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酶在这个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校园文明从我做起。 不要让文明只出现在纸上。 让它在我们中间活跃起来。 让文明无处不在。 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们同在。我们都在一起! 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