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论_2000字
题记:写这篇文章就是教人放下执着。 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这篇文章,我就心满意足了。
纵观中外古代历史,细观世界,回首过往,似乎有一日在眼前,坎坷坎坷。 在两个秤上各放置一个重物,以保持平衡状态。 一旦取出一个物体,另一端就会掉落。 于是我终于悟到了一些东西,并得出了一个不变的法则:“世间万物都离不开得与失,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得与失是一切发生的总纲。 得失如阴阳,相生相灭; 就像善与恶一样,一个在衰落,一个在增长。 得失可见于小事,也可见于惊天动地、让人落泪的大事。 明眼的人可以看透一切的始末,修行的人可以改变命运。
得与失没有其他本意,就是“得”与“失”,我们以历史来谈得与失:
那些失去了一切的人 欲望应该能够使无数人脱离苦海并结束它。 凡间佛释迦牟尼。 那些心想事成的人,就是为天下人所憎恨的人,如桀、商纣王、赵高等,为国为民,为害国家,背叛臣民。 和叛徒。
秦始皇得天下。 他因工作而获得功劳,变得傲慢和不道德。 他求仙求仙,信任赵高等奸臣,弄得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失去了民心。 刚刚强大起来的国家,一百年内就会灭亡。
项羽百战百胜,七十一次打败刘邦,获得一座大城,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从此,他就用“狗眼”瞧不起别人,以为自己是无敌的。 他从来不向将士们表示慰问,但是他的部下知道刘邦对部下有恩,所以都投靠了刘邦。 项羽与刘邦的七十二战,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失败。 他所得到的一切都失去了,他郁郁寡欢,在河边自杀了。 从西楚霸主到江底哭泣的鬼魂。 项羽在失败之前从未尝过失利的滋味。 每当他“得到”的时候,“失去”也会暗自累积,两者成正比。 他的“收获”就像算术中的一加一,一次一当它出现时,他的“损失”是一百。 没有经历过失去之痛的人自然无法承受。 刘邦则恰恰相反。 刘邦屡战屡败,屡战屡败。 虽然他失去的是战斗的胜利,但在这个过程中,他赢得了张良,赢得了人心。 他会慢慢积累“收获”,直到时机成熟。 威力爆发,汉高祖的地位当之无愧。
传说中的三国志中,刘备向荆州借钱——借了钱却没有归还。 这个典故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刘备高超的谋略轻松攻下荆州,开始了他的争霸之旅。 这么轻易得到,就得失去一些东西,所以上天安排吕蒙智取荆州,顺便擒获关羽父子。 如果你去了不该属于刘备的荆州,最终你会失去它。 刘备得到了诸葛亮,却失去了有能力继承皇位的儿子,把阿斗留给了他。 阿斗虽然没什么用处,但毕竟小时候,阿斗就把赵云这样的厉害人物带到了刘备的帐下,为刘备立下了很多功绩。 贡献。 其他四虎将也是如此。 他们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们的子孙却弱小无能,蜀国最终灭亡。 三个王国苦战了近一百年。 最终,上天不眷顾,“皆落于司马懿”。 司马懿获得天下后又失去了什么? 大概正是他七十年的青春,七十年的忍辱,以及甘愿忍受身为女人的羞辱,才将他锻造成一个无与伦比的王者。
所以,成就大事的人,应该不断地为“失”创造机会,让“失”磨砺意志,培养坚强的内心。 “失去”并不是坏事,只有失去,只有得到了,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才能真正属于自己。 不要将“失去”视为你一生的痛苦,而应将其视为你的经历并享受它。 既然现在失去的都会在未来换取相应的“收获”,那为什么不痛快地面对呢?
当然,这涉及多种因素,但我们忽略它们。 得与失就像一棵树,其因素就是它的枝干。 人们只要了解树干,就能知道树的品种和品质。 不好,所以不需要详细说明。
清朝时期,中国享有数百年的稳定统治。他们实际上封闭自己,自给自足,以为自己仍然是世界第一,清朝的封建独裁统治持续了几十年。 别人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而我却只求享乐、得过且过。 结果,上面的国家被入侵了。 他们还在吃喝玩乐,老百姓却在抱怨,把中国弄得乱七八糟。 直到孙中山等人推翻了王室贵族的统治,我才从梦中醒来,所获得的一切都失去了。 中国人民失去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百姓白白受苦,受苦后必有收获。 于是,中国在短短五十年的时间里再次强大起来,再次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傲立于东方。 当然,中国不可能永远强大。 就像美国一样,它也会衰落。 当我们变得强大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失去一些东西。 因此,中国的亲人和朋友越来越少,成为国家被打压的第一目标。
人类达到高度文明后,认为自己获得了世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所用。 但损失也必然存在:全球变暖破坏臭氧层、北极面临融化危险、海平面上升、地震海啸、海水干涸、岩石腐烂、天气异常变得极其恶劣。 .. 既然人类不知道该放弃什么,那就让大自然来做选择吧。 大自然要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人们没有怨言。 不要只看到城市霓虹灯闪烁、繁华美丽,却看不到黑暗中地下隐约可见的危险。 得与失互相毁灭。 他们是性格完全相反的双胞胎。 虽然一个只会给你带来痛苦,另一个只会给你带来快乐,但你不能忽视其中之一,因为你必须对它们负责。
如果你脱离了平凡的生活,你会发现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是合理和公平的。 你付出的多少决定了成功或失败的概率,也决定了奖励的多少。 一个富二代,从小就受到亲朋好友的宠爱。 他有衣服穿,有饭吃,有嘴要张。 他在家里被当作神一样崇拜。 长大后,他酒后驾车、撞人、不负责任。 他还说出狂言:“我爸爸是李刚。” !”我并没有嘲讽富二代的意思,而是嘲讽了“祖二代”。“祖二代”的形成也是情有可原的,他在做人的时候不仅没有“输” 孩子,他每天也从父母那里受益,长大后,他注定要承受相应的“损失”。
这样,我总结一下:
1、你要时刻为自己创造“失去”的机会。
2、当你得到一些好处时,不要沾沾自喜,冷静地思考如何面对下一次“损失”。 当你失去你所爱的东西时,没有必要悲伤。 想想“获得”的喜悦。 你可以在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乐趣,并乐观地度过难关。
三。 面对世间一切美好与不公平的事物,不要简单地辨认其本质,用得失来看待整个脉络,你会发现是非善恶本质上是同一件事。< /p>
四. 用得失看透世事,平淡理性,顺其自然,能够从容地取物放物,不再执着,那你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五。 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最好办法就是,正如佛陀所说:“太好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有无数的事情要说,所以它 不如得到失去你的回报!
作者原名:霍英桥
笔名:剑桥
三年级:毛哥